治“毒跑道”要敢“翻旧账”近日,如何防止校园“毒跑道”再次引起社会关注。去年以来,上海、福建、山东等省市陆续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塑胶跑道建设标准,“多环芳烃”“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”等以往国家标准中没有限制的有害物质被列入“黑名单”。随着各地地方标准的实施,部分之前陷入停工的校园跑道建设陆续准备恢复施工。
从2014年开始,北京、苏州开元体育、无锡等多地学校发生“毒跑道”事件。“毒跑道”的背后,是劣质产品盛行、违规施工、监管不力,更暴露出相应标准的滞后。现行的塑胶跑道领域国标仅为推荐性标准,对相关有毒有害物质规定欠缺,而且并未涉及施工验收环节。鉴于此,去年6月教育部叫停了在建和拟建的塑胶跑道,并积极与国家标准委对接,推动相关标准修订工作。
如今,塑胶跑道“新国标”——《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》标准,已经形成了第三次修订建议稿,目前正在进行适用调研。同时,不少地方已经行动起来,相继颁布了自己的标准。“最严”普遍成为各地塑胶跑道标准的关键词,有的地方甚至参照的是3岁以下儿童玩具的要求,几乎可以达到“吃”的级别。在“新国标”正式出台前,这些地方标准让塑胶跑道建设有章可循,各地停工项目有望重新恢复施工,早日让师生用上合格跑道。
不过,新标准出台后,过去已建成的塑胶跑道将如何处理,许多地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。去年11月,现行塑胶跑道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师建华做客央视《新闻1+1》。面对主持人白岩松“新国标出台后,不符合的跑道是否要铲掉”的提问,师建华表示:“这也不一定,各个地方的财力不同,各个地方的环境也不同开元体育。”试想,如果单纯根据财力而定,一些地方很可能采取“新人新办法,老人老办法”,对已建成的塑胶跑道选择性忽视。
去年暑假,教育部部署各地对学校“塑胶跑道”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,逐一登记造册、摸清底数。根据教育部去年9月公布的数字,全国中小学共有塑胶跑道68792块,正在建的4799块,已经铲除的93块。在当时的专项整治中,6万块塑胶跑道中的绝大多数被认为符合现行国标而保留下来。但“新国标”和地方标准对相关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更加全面,并且增加了跑道设计、施工开元体育、环保和验收等内容,许多已建成的塑胶跑道都可能不达标。
诚然,现有的塑胶跑道标准低、质量差,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,受到当时的建设标准和施工工艺的限制,但“毒跑道”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,并不会因为“历史原因”而网开一面。当原塑胶跑道标准被证明存在漏洞和不足时,我们就应该及时纠错。纠错,不仅是出台更为严格的新标准,更体现在严格依照“新国标”“新地标”对已建成跑道进行改造升级,彻底消除安全隐患。
去年,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做客江苏新闻广播“政风热线”时透露,江苏省塑胶跑道新标准正在起草,“届时旧跑道也将按新标准再次检测,不达标的要整改,甚至铲除。”敢于“翻旧账”,应该成为各地的共识。直面现有塑胶跑道的历史缺陷,按照新出台的标准改造,坚决对毒跑道说不,这才是负责任的服务型政府。